非洲大陸因地理環境的阻隔,因而文化及藝術呈現多元的發展。始於第一個千禧年的後半期,埃及以及希臘與羅馬統治的北非地區被納入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。在第二個千禧年時,繁榮昌盛的穆斯林社群延伸到東非海岸,西元十八世紀時擴展到西非。在這些區域的藝術題材表現,著重於建築裝飾、皮革與織品。


至於沒有受到伊斯蘭教影響的西非各王國,某些珍貴的物件,尤其是金屬製品,是國王或酋長所獨有,也是他們權威的象徵。工匠普遍依附於朝廷,而在奈及利亞的貝寧與伊費地區,專屬於朝廷的藝術家們,甚至採取脫蠟法製作細緻的青銅製品。


木偶雕刻與織品在非洲是相當常見的,在中非的叢林和大草原裡,木雕工匠通常製作裝飾性木杯、家具與木盒;剛果的庫巴尤以製作精美面具和國王雕像聞名;東非與南非則著重身體的裝飾以及個人裝飾品;另外,馬賽、祖魯與馬達貝等民族則以製作盾牌與武器為傲。







國王木雕像

約西元十八世紀晚期 剛果文化
剛果民主共和國 庫巴地區

長54公分 寬21公分 厚22公分
放大圖
國王木雕像


用雕像來頌揚並紀念國王的統治,是剛果庫巴王國的傳統,這種作法與庫巴王國的創始人――十六世紀早期的錫安.安布.安古(Shyaam aMbul aNgoong)有關。


雖名為「雕像」,雕刻的並非統治者的外貌,而是他的靈魂,通常在統治者肉身凋零後才開始製作。雕像被供奉在宮殿裡,國王出巡時請出,用以表達國王的精神不墜;或在新王繼任時,用紫檀木和棕櫚油磨擦雕像以釋放其中蘊含的皇家精華。


每位國王可藉由雕像底座上的徽章來辨識。庫巴的每位國王均與該國的創新發明息息相關。一位在鐵器製作方面有貢獻的國王,就額外用棕褐色鐵砧圖案來突顯他的形象。這一件帶鼓的雕像是國王米沙派伊恩.安斯(MishaaPelyeeng Ance),他在18世紀晚期在位。這是非洲現存可考的最古老木雕。雕像上的帽、劍、腰帶和臂章,是所有庫巴國王雕像上隨處可見的標準皇家標誌。


 


 


轉載自~故宮博物院網站:


http://www.npm.gov.tw/exh96/britishmuseum250/zh-tw/exh11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辣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